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广东《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2017年广东省开展了第二批24个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工作。按照建设周期和年度工作安排,今年4月9日至23日,广东省文化厅组织4个工作组对粤东西北地区11个图书馆、9个文化馆的总分馆试点进行实地验收;并委托广州市、佛山市文广新局对广州市番禺区、海珠区和佛山市南海区等3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开展验收工作。验收结果显示,第二批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试点建设地区和单位建设目标明确,统筹方法科学,落实举措到位,逐步探索出总分馆建设路径。
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政府重视统筹得当。试点地区政府高度重视,将文化建设列入重点工作,成立总分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抓时间截点,优化馆舍选址,落实经费保障。如广州市番禺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由区政府主导,将建设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按常住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制定总体规划;佛山市南海区总分馆制建设经费保障充足,通过实行多级投入、协同管理模式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在居民小区、公园、医院、学校等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建设读书驿站,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注册读者量、文献流通量等大幅提升;汕尾市陆丰市成立由市府办、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督查小组,加强工作督查;河源市紫金县将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列入2017年县政府重点工作;阳江市阳春市财政投入100万元用于开展试点建设,并落实了每年50万元的总分馆运行经费。
创新文化发展机制,整合资源提升效能。试点单位敢于突破自身条件限制,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特色,依托省立中山图书馆、省文化馆及当地中心馆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借助企业等第三方力量,在馆舍场地、资源配置、技术设备等方面为总分馆建设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如惠州市龙门县、肇庆市封开县等地结合非遗项目开展总分馆和服务点的联动活动;湛江市吴川市发挥全市222个村级文化大戏楼的有利条件,拓宽服务点阵地;茂名市高州市结合建设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大力整合文化室、文化广场、舞台、体育健身设施、文物保护单位等资源;湛江市雷州市积极利用广东流动图书馆Interlib图创管理系统为试点范围内图书通借通还提供保障;广州市番禺区,韶关市仁化县、清远市佛冈县、云浮市新兴县尝试与公益机构或企业合作建立分馆,保障业务开展,实现共建双赢。
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建立特色联动服务。试点单位积极建立特色服务,由总馆牵头、统筹分馆和服务点,实现联动效应,扩大总分馆的社会影响力。如广州市海珠区通过签订双向委托协议,实现文化馆总分馆人、财、物等资源联动运行,联合创编作品、联合开展服务、共享文化阵地;惠州市惠阳区制作印发总分馆管理手册,统一配置电子借阅机、报刊在线资源,利用统一数字化服务平台展示总分馆工作开展情况,业务统筹与活动联动机制基本形成;肇庆市四会市积极探索特色数字化建设和服务,制定统一服务标准,形成三级网络化服务,分馆环境便民舒适,实现了自助借还;河源市源城区聚焦群众需求,推行“菜单式”“订单式”等个性化服务,着力打造“书香源城”等“三级联动”阅读推广活动,举办“四点半学堂”“槎城读书会”等活动,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下一步,广东将分类总结珠三角地区及粤东西北地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试点建设经验,宣传推广成功案例,示范带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总分馆制,粤东西北地区具备条件的县(市、区)50%建立总分馆制。推动已经实施总分馆制的地区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宣传推广,结合实际扩大服务覆盖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