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湖南各地纷纷依托当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涌现了一批成功模式,为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共文旅设施成为乡村旅游新载体
近年来,湖南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划,明确文旅设施在设计、施工、建设、资金等方面要与全域旅游项目有效整合,抓好乡村文化设施与旅游景点的融合建设。
(一)将公共文化设施纳入旅游整体规划。如,通道侗族自治县将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县域旅游整体规划,融入侗族元素,戏台屋顶采用侗族建筑结构,戏台背景墙绘制侗族图案,文化器材室储备侗族芦笙、琵琶等,让文化设施成为县域旅游的靓丽风景。又如,桂阳县投资建设占地216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桂阳文化园,依托园中近一半的公共文化设施区,配套建设了仿古戏台、蓉城书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电影放映点、电影陈列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为群众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近3000万人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旅游消费氛围。
(二)把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成乡村旅游热点。炎陵县十都镇洋歧村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融入畲族文化元素,搭建具有民俗特色的戏台,让客家山歌、民俗小吃、“三人龙”“火星龙”成为乡村旅游的新热点。中村乡龙渣村充分利用1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戏台,开展瑶族风情表演,带动了周边310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三)利用公共文旅设施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古丈县墨戎苗寨整体打造成民俗风情风景区,通过农产品和苗绣手工艺品销售、吸纳农民就业、土地房屋出租、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村民增收,旅游讲解、文化旅游演艺和餐饮服务等共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今年游客接待量预计将突破80万人次。
乡村文化旅游演艺开辟群众增收新渠道
在整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和非遗资源的基础上,以轻资产、精品化、原生态、接地气、可持续为目标,湖南多地打造了乡村文化旅游演艺品牌,带动当地群众通过参与演艺或经营农家乐等途径实现就业增收。
(一)打造“轻资产”乡村演艺。凤凰县坚持文创引领、智本与资本协同发力,注重挖掘原生地域文化特色和内涵,探索通过“轻资产”运营打造了苗族风情剧《苗寨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巫傩神歌》2台接地气的乡村旅游演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其中,《苗寨故事》利用山江苗王府的四合院做剧场,由当地苗族群众演绎自己的生活情景, 汇集了凤凰县3个区域4种苗族唱腔,17类、共576套苗族服饰,27类苗族生活习俗,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湘西苗族迁徙史与民族风情,堪称一部小型“苗族史诗剧”。但该剧总投资不到300万元,仅有53位演职人员,开演三年半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门票收入5864万元。《巫傩神歌》是一部360度全景体验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剧,同样是投资少、由当地群众结合本地环境演绎本土故事,展示当地非遗和民俗文化风情,开演一年零三个月,共接待游客23.9万人次,门票收入2236万元。
(二)组建民间文艺集团。近年来,常德鼎城区草坪镇通过组建民间文艺组织、打造文化节会品牌、扶持民间演艺发展等方式,推动民间文艺院团集团化发展。目前,全镇民间文艺剧团发展至37个,成立了草坪演艺集团、昌明演艺集团等3家演艺集团,形成了村村有剧团、组组有演员的群众文艺繁荣局面。这些文艺团队不仅活跃在常德及周边地区,还远赴贵州、江西、湖北、四川等10多个省市演出,全镇年均演出收入达到3500余万元。
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
(一)特色民族民俗文化带动区域旅游升温。近年来,湘西自治州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在州、县、乡、村各级层面累计打造了100多个民族传统节庆活动品牌,对带动农民脱贫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到湘西旅游观光的游客,70%是被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吸引而来。2017年全州乡村文化旅游接待人数超过928万人次,实现文化旅游收入33.2亿元,带动3.5万人脱贫。放眼全省,花垣县苗族赶秋节、安仁县赶分社、衡南县“二月八”、吉首鼓文化节、绥宁“四八”姑娘节、通道“大戊梁歌会”、城步“六月六山歌节”、桑植“民歌节”等特色民族节庆文化品牌持续带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
(二)特色节会活动助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慈利县组织广大乡村举办了“南山蟠桃节”“金秋赏月会”“洞溪辣椒节”“三合口茶文化节”“江垭年货会”等活动,在文艺演出的同时销售当地农产品。去年12月,在高峰土家族乡茅庵村举办的慈利县年货订购会暨“打硪号子”文化节,当天现场销售农产品近30万元,还有许多餐饮企业与农户签订了长期销售合同。此外,新宁“崀山脐橙节”“靖州杨梅节”“石门柑橘节”等一系列农商节会活动,均成为助推当地文化旅游和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特色非遗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立足贫困地区丰富的传统手工艺等非遗资源优势,积极盘活乡村文化设施,湖南成功培育了多个“非遗+扶贫”传统工艺项目。湘西花垣县石栏镇依托文化站设施资源,引进企业等社会力量实施了“让妈妈回家”苗绣扶贫计划,通过免费的苗绣技能培训,让外出打工的妈妈们回乡学习技能,在家门口就业致富。该项目已累计培训绣娘5000余人次,带动当地绣娘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让3000多个家庭的留守儿童重新拥有了母爱陪伴。而在整个湘西自治州,共有苗绣培训基地20多个。在怀化通道县,“侗锦织造技艺”传习所培训了4000多名织娘,侗锦饰品远销国内外。
数字文旅服务拓展成为民便民惠民新方式
(一)数字文旅服务平台推动惠民富民。借助新媒体传播手段,大力推进数字文化惠民富民,探索创新“互联网+公共文旅”服务的具体路径,整合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推广、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进村入户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等项目。“湖南公共文旅云”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将逐步完善横联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旅游景点,纵接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全省文旅公共服务网络和大数据中心。
(二)数字文化扶贫项目助力乡村电商。加大数字文化资源向贫困地区的推送力度,指导基层用好用活国家配送的数字化设备和资源,助力农产品展示推介等产业扶贫项目。如,“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炎陵县霞阳镇山垄村利用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数字资源和设备,举办黄桃种植技术专题讲座,组织“黄桃开园”网络直播活动,开展黄桃网络销售,今年该村黄桃销售达30万斤,其中网络销售达12万斤,种植户平均年增收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