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部署安排,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努力打造全域旅游山东典范,涌现出崂山、青州、曲阜等一批县级全域旅游示范模式。2019年一季度,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55亿人次,同比增长10.0%;旅游总收入1820.1亿元,同比增长12.5%;完成旅游投资377.2亿元,增长7.8%。
政府主导,建章立制谋发展。省委、省政府以高出旅游的视角审视旅游、以超越旅游的方式淬炼旅游,突破地域藩篱、摆脱行业束缚,推动旅游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大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升级山东省政府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形成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总召集人的工作机制,营造各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全民发动的良好格局。二是推进“多规合一”。印发实施《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山东省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山东省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山东省工业旅游发展规划》《全省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规划》。三是构建推进体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建立精品旅游产业专班,组建精品旅游产业智库,成立精品旅游促进会,推进设立规模为50亿元的2支旅游产业母基金。四是实行门票改革。推进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全省共出台降价方案162个,其中5A级景区平均降价17.3%;免费开放景区286家;创新推行联票制度。
文旅融合,特色发展惠民生。围绕资源优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构架起“海陆统筹、城乡一体、区域协同、覆盖全域”的全域旅游发展版图。一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好客山东”品牌为统领,创新打造“东方圣地、仙境海岸、平安泰山、泉城济南、齐国故都、鲁风运河、水浒故里、黄河入海、亲情沂蒙、鸢都龙城”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升旅游城市、景区、度假区、酒店、旅游购物、旅游服务品牌质量,助推山东品牌强省建设。二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印发实施《山东省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工作方案》,推进30多个乡村旅游集群片区、20多个旅游小镇、100多个乡村旅游园区、271家三星级以上精品民宿、30家后备箱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乡村旅游“齐鲁样板”,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培育海洋旅游精品。加快发展青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滨海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葡萄酒海岸和齐鲁美丽海岛,建成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6个邮轮游艇项目,培育10个海洋旅游聚集区、10个滨海特色小镇(海岛),促进海洋强省建设。四是打造红色旅游产品。整合临沂等地红色文化资源,推广沂蒙红色之旅等20多条主题红色旅游线路,成立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体、淮海红色旅游协作区重点城市互访和联谊机制以及省内临沂、泰安、济宁、枣庄、日照五市红色旅游联盟,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协同发力,共筑全域新家园。积极创造高品质的旅游休闲体验环境,培育新业态新项目,营造良好旅游市场秩序,推动全域旅游共建共享。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印发实施《山东省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改造建设5000个旅游厕所。打造“山东省全域旅游全息信息服务系统”,济南、青岛等城市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省级智慧全域旅游服务中心。二是培育新业态新项目。积极打造济南、青岛、枣庄、烟台、济宁、泰安和临沂7个旅游产业集群。成功组建山东文化旅游集团。创建20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国家航空飞行营地示范单位、80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创建单位、65家全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余家旅游装备制造企业,培育济南明湖秀、金山佛谕、封禅大典、神游传奇等精品旅游演艺活动,曲阜尼山圣境、青岛东方影都、济南融汇老商埠街区等精品项目实现开门营业,积极推进儒商大会签约项目落地。三是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出境游旅行社退出机制。今年以来,联合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等12个部门开展“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2542人次,检查旅游企业1739家。规范餐饮住宿市场秩序,实施“好客山东卫生安全诚信饭店”评选工作,打造好客山东旅游饭店服务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