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促进入境旅游优质高效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重庆市近日出台了《入境旅游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包含4个方面18项具体工作任务,通过三年努力,让“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旅游国际化品牌形象更加鲜明,“行千里·致广大”的旅游全域化品质更加凸显,全市入境过夜游客量年均增长20%以上。
一是构建文旅融合宣传推广新机制。1.加速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拟制出台《文旅融合宣传推广标准化模板》,从计划、流程、内容设计等方面,全面系统规范境外宣传推广工作。2.拓展文化资源市场功能,重点做好罗斯福图书馆、韩国临时政府旧址等涉外文化资源的升级完善,打造“重庆文化旅游国际会客厅”。 3.加大“请进来、走出去”推广工作力度,计划每年在主要客源市场举办文旅推介活动20场次以上,开展面向境外人士的文旅推广活动50场次以上,并达到年均吸引境外100万人次关注目标。三年内,增设8个以上的境外推广中心,开设境外宣传形象店不少于9个。4.推出“引客入渝”联动计划,联合成都、贵阳、桂林、上海做好联合推广和客源互送,共塑旅游品牌,共享入境客源,联合出台惠民措施,实现跨区域深度联动合作。
二是搭建国际化合作新平台。1.提高国际交流活动旅游融合度,以“一带一路”国家和重点客源国家或地区为引领,以参加国际性会议、论坛、研讨等活动为载体,推动重庆文化旅游交流与经济、文化活动相融合。2.提升与主要客源地国家或地区旅游交流合作层次,持续开展“百城百媒百景”推广工程,有计划开展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庆典、中德“一带一路”老爷车自驾、新加坡与重庆“万人互游”、火锅达人全球评选等活动。3.打造国际性重大文旅节庆活动,三年内,引进有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3个以上。持续办好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全球旅行商大会等国际知名旅游节会活动。4.强化国际友城的多元化交流合作,设立“友城日”,通过线上宣传和线下活动开展两地文化、旅游等部门互相交流、互为推介。5.拓展入境旅游多元化营销渠道,搭建“1+N+X”的旅游外宣平台,依托过境免签政策设计“机票+线路产品”中转联程旅游产品。遴选一批重庆文化旅游形象推广大使,做好海外客源宣传推广工作。6.推出品牌形象宣传推广新载体,在境外主流媒体、社交平台和地理杂志投放重庆形象片,开设账号,集中宣传推广100条有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
三是塑造国际化旅游品牌新形象。1.物化“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核心品牌形象。策划推出“十个一”,即:一个旅游主题LOGO、一句旅游宣传语、一个旅游吉祥物、一部旅游外宣片、一批旅游外宣图书、一批旅游歌曲、一批旅游演出、一批展现重庆形象的影视剧、一批旅游名人名节、一批旅游商品。2.打造“轻舟览胜、壮美三峡”国际旅游品牌。依托长江干流及环库区高速高等级公路通道及万州机场,突出长江三峡壮丽的“高峡出平湖”奇观,深度开发人文及自然生态资源,构筑以万州、巫山为支撑,长江干流东西横贯,两侧腹地环湖延伸的长江三峡湖光山色主题旅游线。3.打造“立体山水、魔幻都市”都市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以“一岛两江四岸”为核心,依托枢纽机场、铁路客运枢纽、邮轮母港,以轻轨线路、公交线路为纽带串联,整合都市旅游景区及要素,突出山水都市、巴渝古都、天空之城、不夜之城等旅游特色,构筑重庆山水都市风情主题旅游线。4.打造“武陵仙居、梦幻山水”生态民俗旅游品牌。依托渝湘高速、渝怀铁路、乌江百里画廊大通道及黔江机场,突出武陵仙居、世外桃源主题,推进旅游资源点轴向聚集,形成以黔江、武隆为支撑,自然生态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世外桃源主题旅游线。5.打造“温泉之都、养生养心”温泉康养精品旅游品牌。
四是锻造文旅融合宣传推广新队伍。1.打造重庆国际旅游文化交流中心。以中心为依托,广泛吸引世界各友城、境外重点旅游城市、知名旅游企业来重庆设立旅游形象展示窗口,作为常年开展旅游文化交流活动的平台。2.培育中高端国际化旅游人才。适应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需要,依托重庆市内外高等院校和旅游职业学院加大外语导游人才培养,力争在现有900余名外语导游的基础上,在2021年达到1500名。继续与重庆大学联合开展旅游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适时实施旅游青年专家和旅游英才培养计划,高质量推动双师型教师、旅游基础研究人才、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人才项目开展。3.培育外籍旅游从业人员。探索外籍人士报考重庆导游员资格证。对于外籍旅游人才引进创业落户的,实施一事一议落户政策,优化国际人才落户重庆工作签证的办理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