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公共图书馆法》,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管理改革,促进服务创新,公共文化均等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以来,整合原省级文体传媒、宣传文化等专项资金1.44亿元,用于补助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每年支持8亿元,甘肃省财政配套0.6亿元,保障了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甘肃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财政设立经费34亿元,保障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服务管理运行和文化产品供给。
一是五级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甘肃各级人民政府坚持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财政预算,认真贯彻《甘肃省“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扎实推进甘肃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
二是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趋于均衡。按照“补短板、强弱项、保基本”的要求,重点面向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文化惠民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促进公共文化均等化发展。
三是综合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围绕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个基本任务,甘肃各级人民政府健全了部门之间的协调议事、统筹规划、信息反馈等制度,建立了工作任务协同化、资源配置最优化、服务管理集约化的协调推进机制,指导基层文化阵地广泛开展读书演讲、乡村春晚、卫生健康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吸收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爱好的广大群众参与。
四是群众文化艺术生活更加丰富。推动甘肃省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取“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方式,按照群众文化需求,积极组织文化服务机构以“文艺轻骑兵”、“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百姓文化广场惠民演出月”、“漂流图书”、“文化进村入户暖心工程”服务活动等主要载体,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渠道。 |